第三节 运营通风检测 隧道运营通风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氧化碳检测、烟雾浓度检测、隧道内风压检测和隧道风速检测。一、一氧化碳浓度检测1.一氧化碳浓度(3)人车混合通行的隧道,洞内CO设计浓度不应大于70cm3/m3。(4)隧道内进行养护维修时,洞内CO设计浓度不应大于30cm3/m3。2.一氧化碳检测...
第二节 运营照明方式 根据隧道行车的视觉特点,隧道运营照明的基本方式可根据隧道照明区段分为入口段照明、过渡段照明、中间段照明和出口段照明。1. 入口段照明隧道入口段可分为入口段1和入口段2。2.过渡段照明过渡段由TR1、TR2、TR3三个照明段组成。L≤300m的隧道,可不设置过渡段;300m<L≤...
第一节 运营通风方式隧道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自然通风是通过气象因素形成的隧道内空气流动,以及机动车从洞外带入新鲜空气来实现隧道内外空气交换。机械通风是通过风机作用使空气沿着预定路线流动来实现隧道内外空气交换。隧道机械通风的基本方式主要有纵向式、半横向式、全横向式以及在这三种基本方式基础...
第七节 核辐射检测环境中放射性元素主要通过外照射与内照射对人体产生损伤。外照射是指隧道环境物质(如土壤、岩石等)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镭、钍、钾等核素所放出的γ射线对人体所造成的辐射损伤。内照射一般指由核素镭产生的氡被人呼吸进入体内肺和呼吸道系统后,氡及子体放出的α粒子对体内细胞组织所造成的辐射危害。一...
第六节 氡气检测一、隧道施工作业环境氡气浓度应符合的卫生及安全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公共地下建筑及地热水应用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WS/T 668-2019)中,对地下建筑的氡浓度水平规定为每个检测点的氡浓度均小于400Bq/m3,取各点检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场所的检测值。隧道施工可照此标准进行...
第五节 硫化氢检测一、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硫化氢浓度应符合的卫生及安全标准 硫化氢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化学式为H2S,其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臭鸡蛋味。二、硫化氢检测的基本方法 国家、行业标准规定的硫化氢测定方法是亚甲基蓝比色法。现场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检知管法、醋酸铅试纸法和硫化氢传感器法。
第四节 一氧化碳检测一、隧道施工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浓度应符合的卫生及安全标准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味、有毒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还原性和毒性。三、检知管1. 检知管的检测原理CO气体缓慢而稳定的流过检知管时,与管中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呈现一定的颜色(比色式)或变色长度(比长式),通过对比测得CO浓度。...
第三节 瓦斯检测一、瓦斯隧道施工作业环境应符合的卫生及安全标准隧道在掘进中有时穿过煤系地层,煤系地层经常富含瓦斯。瓦斯是可燃和可爆气体,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GT/T 3660-2020)规定,瓦斯工区钻爆作业时工作面附近20m内风流中甲烷浓度必须小于1.0%。《公...
第二节 粉尘浓度测定一、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粉尘浓度应符合的卫生及安全标准二、检测粉尘浓度的基本方法和检测原理 我国常采用质量法测定粉尘浓度,目前普遍采用滤膜测尘法。1.总粉尘(总尘)浓度检测原理 空气中的总粉尘用已知质量的滤膜采集,由滤膜的增量和采气量,计算出空气中总粉尘的浓度。2.呼...
第一节 概述一、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监测的目的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监测目的主要是监测隧道施工环境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标准,以评价作业环境,修正通风方案。二、隧道施工作业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2020)规定,一般隧道施工,主要监测的是粉尘浓度、一氧化碳浓度、硫化氢浓...
第三节 不良地质体的预报一、断层预报2.预报方法断层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弹性波反射法和地质雷达法探测为主,必要时采用高分辨率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红外探测法探测断层带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及超前钻探法验证。二、岩溶预报2.预报方法 岩溶预报应以地质调查法为基础,以超前钻探法为主,结合多种物探手段...
第二节 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超前地质预报方法有: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物探法和超前导坑预报法。一、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法是根据隧道已有勘察资料,利用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等工具,通过踏勘、现场调查,开展地表补充地质调查和隧道内地质素描,经过地层层序对比、地层分界线及构造线在地下和地...
第一节 概述一、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1)地层岩性预报,包括对地层岩性、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体等的预测预报。(2)地质构造预报,包括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等的预测预报。(3)不良地质条件预报,包括对岩溶、采空区、人工洞室、瓦斯等的预测预报。(4)地下水状况,特别是...
第五节 量测数据处理及应用一、量测数据的处理1.量测数据处理的目的 (1)将同一量测断面的各种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相互印证,以确认量测结果的可靠性。(2)探求围岩变形或支护系统的受力随时间变化规律、空间分布规律,判定围岩和支护系统稳定状态。2.量测数据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1)绘制位移...
第四节 选测量测项目二、量测断面选择和测点布置要求与必测量测断面布置在同一桩号,同步进行量测。对每一量测断面,测点位置一般布置在拱顶、两侧拱腰和边墙位置。两车道隧道3~5个,三车道隧道5~7个。和周边收敛和拱顶下沉量测一样,测点要及时埋设,要求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开挖后24h内完成,在下一循环开挖...
第三节 必测量测项目2.观察内容一、洞内外观察2.观察内容洞内掌子面观察,隧道已施工区间的支护状态及施工状态观察,洞外地表及周边建筑变形观察。4.观察频率隧道洞内掌子面一般每开挖循环做一次,下台阶和仰拱每开挖循环检查一次;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巡查每天一次;洞外观察与地表沉降观测一致,当遇天气变化特别...
第二节 施工监控量测内容及要求一、施工监控量测内容监控量测的内容较多,通常分为必测量测项目和选测量测项目两类。必测量测项目是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性的量测项目,通过对围岩及支护状态的观察、变形观测,判断围岩稳定性。这类量测项目量测方法简单、量测密度大、可靠性高,对监视围岩稳定、指导设计、施工有巨大作用...
第一节 概述通过施工监控量测可达到以下目的:(1)确保安全:根据量测信息,预警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 (2)指导施工:了解隧道围岩及支护变形发展趋势,对围岩稳定性作出判断、预测隧道围岩最终稳定时间,以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和二次衬砌施作时机。 (3)修正设计:检验施工预设计,调...
第五节 施工质量检查一、超前管棚1.基本要求(1)管棚注浆浆液强度、配合比、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2)管棚套拱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3)超前钢管的打入角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施工技术规范规定。(4)两组管棚之间纵向水平搭接长度应不小于3m。2.实测项目二、超前...
第四节 注浆材料性能试验一、注浆材料分类及其主要性能1.对注浆材料的要求 (1)浆液应无毒无臭,对人体无害,不污染环境。 (2)浆液黏度低、流动性好、可注性强、凝结时间可按要求控制。 (3)浆液固化体稳定性好,能满足注浆工程的使用寿命要求。 (4)浆液应对注浆设备、管路及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