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计量结果的确认及运用

仪器设备的量程精度对检测结果的准确至关重要,对检定/校准报告,实验室应对其符合性进行确认评价;使其满足预期要求:

计量确认: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

计量确认的要求:

1)校准证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2)根据校准结果作出与预期使用要求的符合性判定。

3)适用时,根据校准相关设备进行调整,导入校准因子或在使用中修正。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用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率、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确认的依据既不是计量检定规程,也不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而是预期的使用要求。

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之前,应依据试验规程或规范提出设备使用的量值、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

试验室的软件也视为试验室的设备,需要对所有设备及其相应软件进行确认。

计量确认是将修正值或修正因子,用于设备的修正,提高准确性。

依据校准结果判断设备是否满足方法要求是试验室自身的工作,不宜由校准服务提供者来做出。

必须经技术负责人或设备的使用人对证书或报告的数据进行确认,判定有无偏差。

无论是检定、校准都要对其证书的结果进行计量确认,判定是否满足试验规程的要求。

二、仪器设备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方法

1.检定/校准报告结果确认的几种常见情况

2)由于校准证书、测试报告上只反映出被校准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有的是引用误差,有的是相对误差,有的是绝对误差,因此只能对测量仪器设备示值误差的符合性进行评定。

3)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对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是评定的依据,应对示值误差是否符合某一最大允许误差( MPEV)做出符合性判定,如果各个点均不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则得出被评定仪器设备整个范围符合要求。若仪器设备的示值误差在某一使用范围内不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则得出被评定仪器设备可在该范围内准用的评定。

二、仪器设备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方法

补充:《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检测和校准结果在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中的报告方法,以及检测和校准结果与规范 符合性的判定和在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中的报告方法。

本标准的检测或校准结果的报告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检测和校准结果。

3.2/止规  

用于检验产品的孔径、螺纹等与规范符合性的一种定性检测器具。

示例:检验“孔”的孔径,按孔径允许偏差的上限做止规,按孔径允许偏差的下限做通规。检验时,若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则该可判定孔径合格;若止规能通过,说明孔径偏大,不合格;若通规不能通过,则说明孔径偏小,不合格。

4  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报告

4.1  一般情况

4.1.1 检测或校准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报告的详尽程度需根据客户的要求、规范的要求及结果的用途确定。

检测或校准报告或记录中需包含结果的计算方法,适用时,还需包括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

4.1.2  报告检测或校准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时,不宜使用过多的有效数字。 一般情况下,不确定度的表示不宜超过两位有效数字(但在评估阶段和合成不确定度分量时,为了减小数值修约误差,宜至少多保留1位有效数字)

4.1.3  检测和校准结果通常分为数值型结果和非数值型结果两种类型。

4.1.3.1  数值型结果

当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或其使用时,或客户提出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与 规范限值的符合性判定时,需计算包含概率约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测量结果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可按以下方式报告:

测量值:100.1(单位)

扩展不确定度:0.1(单位)

包含概率:95%

1:当包含因子k2   时需在报告中说明,反之k=2    时可省略。

4.1.3.2 非数值型结果

当检测或校准所依据的规范,以及客户提出的规范或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了测量方法,且客户未提 出其他要求时,则可以假定测量不确定度已经在测量方法中予以考虑,实验室不需要再评定,可仅报告非数值结果。

当需要偏离指定方法时,实验室需评估其对测量有效性的影响程度。这种情况下,需记录和报告偏离规定方法的详细情况及其对结果有效性的影响。

多数情况下,对于非数值结果可以直接做出其与规范的符合性判断。

:如果测量方法、测量仪器及其准确度、测量环境条件和影响测量结果的其他因素都做了规定,则可以认为对测量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

4.1.4 当规范中规定了上下限区间(2T)  (见图1)时,测量不确定度(U)  与该区间之比(U:T)     通常宜小于或等于1:3

4.1.5 当通过测量抽取的样品来评价一批产品或材料特性时,报告中需包括抽样方案的详细情况、抽样程序、被测样品的数量、以及报告的测量值和样品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如报告样品测量结果的平均 值)

4.2 特殊情况

4.2.1 在特殊情况下,当某个或多个特定因素影响测量结果时,其影响量不能测量或合理评估时,需在报告中说明。

4.2.2 当被测样品不能充分代表某一组产品时,抽样或取样所引入的不确定度需在不确定度评定中单独识别出来。但是,可能会因为没有充分的信息而做不到这一点,这种情况可在报告中用以下方式进行说明 :

“本报告中的检测结果仅与被测样品有关,与被测样品取样的来源无关。”或“本报告仅对被测样品负责。”

5 规范符合性的评价和报告

5.2 对单一量的规范符合性报告

5.2.1 当规范规定的是一个由上限和下限组成的区间,只有在扩展不确定度的区间与规范限值的区间的比例合理的小(4.1.4)并满足需求(检测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才可作出符合或不符合 报告。

5.2.2 当作出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时,需明确的向客户说明扩展不确定度的包含概率。 一般采用包含概 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并在报告中包含诸如“符合性报告基于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的  说明。如果使用其他包含概率的扩展不确定度,需与客户达成一致。鼓励使用高于95%的包含概率, 避免使用低于95%的包含概率。

5.2.3 具有规范上限时推荐使用以下方法(具有规范下限时与之类似):

a)符合:如果测量结果加上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后,未超过规范的限定值,则可以报告符合规范(见图2中第1种情况)。可以在检测报告中描述为“符合”或同时给出“当考虑测量不确定度时,测量结果在规范限值内(或低于规范限值)”的说明。当客户要求或相关法规规定需作出符合性报告时,校准证书中通常可描述“通过”或“合格”。

b)不符合:如果测量结果减去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后,超出了规范限值,则可以报告 不符合规范(见图2的第5种情况)。可以在检测报告中报告为“不符合”或同时给出“当考虑 测量不确是度时测量结果超出规范限值(或高于规范限值)”的说明。当客户要求或相关法规 规定需作出符合性报告时,校准证书中通常可描述为“未通过”“不通过”或“不合格”。

c)如果测量结果加上减去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后,与规范限值的区间重叠(见图2 的第2、第3、第4种情况)则不能据此判定符合或不符合。这种情况,需当同时报告测量结果和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以及指出不能判定符合与不符合的说明。可以用“不能做出规范符合性判定”说明此类情况。

2的第2种情况中测量值低于限值,该情况下可使用类似的表述“虽然测量值低于限值,但使用包含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时不能做出规范符合性判定”。如果在报告中简化该说明,不应造成测量结果符合规范的印象。

5.2.4 符合性报告的方式需避免其与检查和产品认证相混淆。为此可以在报告中添加说明,对于检测,可以使用以下表述:

“本报告中的检测结果和符合性报告仅与被测样品有关,与被测样品取样的来源无关”或“本报告仅对被测样品负责”。

对于校准,可以使用以下表述:

“测量结果和符合性报告仅与被校准的仪器有关。”或“本报告仅对被校样品负责。”

5.2.7   对于校准,通常情况下,进行规范符合性判定时均需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补充:《测量仪器特性评定》(JJF 10942002

5.3.1.4  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

对测量仪器特性进行符合性评定时,若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满足下面要求,则可不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

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U95 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MPEV 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即:U95 1/3  MPEV

被评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可判为合格,即:  

 ||MPEV 为合格

被评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超出其最大允许误差时,可判为不合格,即:

  ||>MPEV  为不合格

1.对于型式评价和仲裁鉴定,必要时  U95 MPEV 之比也可取小于或等于1:5;

2. 在一定情况下,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U5,可取包含因子k=2 的扩展不确定度U代替。

5.3.1.5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对测量仪器进行评定,由于规程对评定方法、计量标准、 环境条件等已作出规定,并满足检定系统表量值传递的要求,当被评定测量仪器处于正 常状态时,对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将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当规程要求的各个检定点的示值误差不超出某一级别的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时,测量仪器的示值误 差判为符合该准确度级别的要求,不需要考虑对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

例:依据规程检定1级材料试验机,材料试验机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0%,某一 检定点的示值误差为-0.9%,可以直接判定该点的示值误差合格,而不必考虑示值误差评定的不确定度 U5rel=0.3%   的影响。

5.3.1.6  依据计量检定规程以外的技术规范对测量仪器示值误差进行评定,并且需要对示值误差是否符合某一最大允许误差做出符合性判定时,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计量标准和环境条件进行评定。选取有效覆盖被评定测量仪器测量范围的足够多点,如果各个点均不超出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则得出被评定测量仪器整个测量范围符合要求。同时考虑对示值误差评定的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如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不符合 5.3.1.4的要求,必须考虑下面判据。

5.2.6 对于用户,当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未包含符合性报告,需依据相关规范自行作出符合性判定时,只有在该规范没有规定需要考虑不确定度的影响时,才可以不考虑不确定度的情况,根据测得值是否在规范限值范围内作出符合性判定。

5.2.7 对于校准,通常情况下,进行规范符合性判定时均需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注:对于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符合性评定方法可参考JJF1094《测量仪器特性评定》。

2023判断】计量确认的依据可以是检定规程、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或试验规程。(     )

答案:错误

【单选】计量确认是为保证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预期使用要求不包括(     

A.设备产品的要求   B.最大允许误差   

C.分辨力           D.测量范围

答案:A

2022判断】计量确认的目的是保证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检定合格的仪器无须进行计量确认。( )

答案:错误

2022多选】为确定仪器设备是否符合试验检测需要而对其校准证书进行确认,主要依据有(      )。

A.工程设计文件B.设备说明书

C.试验检测规程D.试验检测要求

答案:CD

解析:计量确认的依据既不是计量检定规程,也不是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而是预期的使用要求,往往是依据试验规程。

2024判断】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使用前可不必进行计量确认。

答案:错误

2024多选】对作为仪器设备计量溯源性证据的文件(如校准证书)进行确认应至少包括(  )。

A.校准证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B.校准所用标准器的校准证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C.根据校准结果判定仪器设备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D.适用时,根据校准结果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整、导入校准因子或在使用中修正

答案:ACD

2023单选】某标准要求测距仪的最大允许误差MPE:±0.01mm,某测距仪校准证书显示“示值误差为11μm,测量不确定度为:U=5μmk=2”则依据该标准,此测距仪(     )。

A.不合格   B.合格   C.无法确定是否合格   D.须修正后使用

答案:C

2020单选】单某标准中要求测距仪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MPE:±1mm,仪器校准误差为:0.5mm,测量不确定度为:U=0.3mmk=2,则依据该标否合格(     )。

A.合格   B.不合格   C.不确定   D.判定信息不充足

答案:A

2022单选】根据《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RBT197-2015),当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到测量结果有效性或其使用时,需计算(     )的扩展不确定度。

A.包含概率约为90%     B.包含概率约为95%

C.包含因子k=2          D.包含因子k2

答案:B

【判断】当测量结果全部处于规范区的合格区时,判定为合格,当测量结果处于扩展不确定度区的外侧时,判定为不合格。(     

答案:正确

2021判断】仪器仪表的最大允许误差是指在测量中仪器仪表的示值与被测量约定真值之间的最大偏差,可以从该仪器仪表的检定或校准证书上获得。(      )

答案:错误

2022多选】根据《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RB/T197-2015),某长度测量值合格范围是2mmX4mm,测量不确定度U0.3mm,则以下可以判定为符合要求的测量值有(     )。

A.1.6mm   B.2.4mm   C.3.6mm   D.3.8mm

答案:BC

2024判断】由于测量结果具有不确定度,因此当测量结果位于规范限两侧以扩展不确定度为半宽的区域内时,无法判断其是否合格。

答案:正确

2024判断】根据《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RB/T 197-2015),当做出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时,需明确地向客户说明扩展不确定度的包含概率。

答案:正确

2023单选】根据《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报告指南》(RB/T197-2020),对于校准,通常情况下,进行规范符合性判定时(      )。

A.不需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B.当影响到合格判定时才需考虑不确定度

C.均需考虑不确定度       D.当客户有要求时需考虑不确定度

答案:C

2024多选】已知某工程中要求钢筋直径为(20.0±0.6mm,对一批样品进行检测时的不确定度为U0.2mmk2。根据《检测和校准结果及与规范符合性的报告指南》(RBT 197-2015),下列样品的检测结果中,可判定为合格的是(  )。

A.19.5mm   B.19.6mm   C.20.0mm   D.20.4mm

答案:BCD